作品格式
每個媒體都有格式規範,主要是讓整個媒體有統一的風格,請同學遵守《喀報》的格式規範。自108年學年起,每篇作品底上需加上一組五到六個字的關鍵字,便於構思目標群眾與行銷策略。
媒材 | 格式規範 | 內容原則 |
---|---|---|
文字 | 全文2100~2600字,包含「主標題」和「插題」(內文中的小標題)、摘要、圖說、資料來源、關鍵字、縮圖來源。專題:1600~2100(但為了有效呈現豐富內容,不宜太少) 內文:編輯器預設大小。 段落:段落首不空格,「段落間」及「段落與圖片間」按Enter分段,「段落與插題」間以Shift+Enter再加Enter分段,「圖表與圖表」間不用加任何東西。 標題: 1) 主標題:以14字上限為原則,少用標點符號,全形空格、標點也算一個字。 半形字體的數字或英文之字串,可以算成一個字 但還是要注意不能過長、影響版面設計 2) 插題:編輯器格式「標題二」,一樣以14字上限為原則。 標點符號: 1) 中文用全形,英文用半形。 2) 常用符號:句號「。」,逗號「,」,頓號「、」,分號「;」,冒號「:」,引號「」。 少用符號:問號「?」,驚嘆號「!」,括號「()」、破折號「一」,刪節號「…」。 3) 書名、電影名、專輯名稱等作品名稱、媒體名稱和YouTube影片用書名號《》。專輯中的單一歌曲用〈〉,其餘須特別註明者用括號「」。 Eg. 歌手張懸《My Life Will》專輯中的〈寶貝〉一曲。 4) YouTube頻道、粉絲專頁須特別註明者用上下引號「」:例如YouTube 頻道「冏冏子」,粉絲專頁「肉彈甜心」。 數字: 以阿拉伯數字(半形)為原則,十以下可用國字。 機關團體名稱: 第一次提到時應用全名,第二次以後用習慣的簡稱,例:國立交通大學;交大。機構(公司團體、品牌集團、非營利組織、公家機關、學校…)不用加引號。 人名與職稱: 1. 受訪者須具名,真名且全名,並寫出職稱或身分。例:國立交通大學校長張懋中。 2. 第二次以後直稱姓名,勿加先生、小姐、教授等頭銜。例:張懋中。 3. 人名寫法,請盡量以通用、受訪者指定,或是最尊重該文化的方式書寫。 4. 台灣原住民姓名寫法,第一次寫法如:作家利格拉樂.阿烏(Liglav A-wu),之後則寫名即可。例:阿烏。 5. 國外人物寫法,姓名或名皆可,第一次出現需加原文、職稱或身分,第二次後可省略,例: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John Trump);知名主持人歐普拉.溫芙蕾(Oprah Winfrey)。 6. 受訪者盡量以本名呈現的原因在於讓讀者相信報導的可信度。所以記者要盡可能尋找願意以本名受訪的受訪人。以及告知受訪人此為學校的要求和背後的原因,使其理解。如果說明之後,記者認為此受訪人依舊有特殊報導價值與不可取代性,在受訪人堅持以化名出現(例如XX網紅名稱)的情況下,可以允許以化名呈現。 外文引述: 以習慣用法為主(如Facebook、YouTube),如無習慣用法,原則上第一次先寫中文譯名,後以括弧()註明原名稱;第二次以後直寫譯名。 -外國專有名詞、人名、機構、期刊均要附上英文 -人名需翻成中文,若無官方採google翻譯或常規翻譯就行 -機構、專有名詞、期刊若無官方中文請勿亂翻譯,不然可能造成不必要的爭議 -原住民的名字不受外國人名不加點的限制,該加點的地方必須加上去 -若受訪者的名稱較為特殊(外國人、原住民),請盡量以官方、受訪者指定,或是最尊重該文化的方式書寫 日期: 用西元。 引用: 如有引用其它資料,需說明資料來源(如《自由時報》),並在資料來源處加超連結(包含標點符號,因此「《自由時報》」都有超連結),同時把超連結設定為以新分頁開啟。引用不宜過多,且應改寫,以避免抄襲。 在「來源」上加連結是原則,「來源」可以是報社、學者 Ex: (1)美國國安局發表了一篇研究,…… (2)美國國安局發表了《犯罪對於城市的影響》的研究,…… (3)美國國安局在《psychology》期刊上發表了一個研究,…….. (4)美國國安局在《psychology》期刊上發表了《犯罪對於城市的影響》的研究 (5)美國國安局在心理學期刊上發表了一個研究,…. (6)美國國安局在心理學期刊上發表了《犯罪對於城市的影響》的研究,… (7)例外(沒有明確來源的): 根據《孤味》短片後製及上映集資計畫的介紹... 雙引號也要設置連結《654》 文中插入圖表、照片與影片: 需最少三張/段 圖表、照片與影片都應置中。 圖說寫作方式:詳見圖說規範 專題的話,多一個要求,其中至少一張動態圖表 圖說: 每張圖表都需在下方提供圖說(不能超過兩行),並在圖說後面註明資料來源。若照片來源為官方網頁,請於資料來源註明該媒體的名字、並連結至該頁面;若照片來源為官方社交平台,請於資料來源註明該平台,並連結至相關頁面。圖片連進去是要能輕易找到該圖片的網站。不是圖片本身,也不是圖片出處得首頁,若是IG或Facebook則要直接導到該圖出現的貼文 圖片字製的資料採用要盡量採用一手資料,資料來源需也附上一手資料 注意事項: 1) 要置左,把圖說寫在跟照片同一個div 下都不會出界~ 2) 括號要用全形!全形!全形!是長這樣的( ) 3) 從文字轉換到圖表的是「製」,不管來源有多少;把圖表簡化的那種為「重製」 4) 圖片來源是來自社交平台的話,格或式如下: 網站:(圖片來源/xxx) 自製:(圖片來源/某某某重製) 資料來源:xxx xxx = 平台(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) 例: 1) 多多系統的運作方式。(圖片來源/交大傳科系) 2) 多多系統的使用人數。(圖片來源/玓玓教授製)資料來源:交大傳科系。 並在「交大傳科系」加上超連結。 3) 傳科系主任。(圖片來源/Facebook) 並在「Facebook」加上超連結至粉專。 4) 圖片來源是截圖,(圖片來源/截圖自xxx) 圖片資料來源應連結到可以清楚、方便、簡單找到原圖的文章或畫面,而非單一照片的URL。 若圖片或圖表為重製,請附上所有相關連結 Ex:重製圖的資料來自一個平台,像一個粉專內多編PO文的照片,請超結到相關相簿 資料來源:Facebook Ex:重製圖的資料來自多個平台、多個不一樣的粉專或帳號(英文的請在編號前加底線) 資料來源:Facebook_1、Facebook_2、Instagram_1、Instagram_2、YouTube_1、Youtube_2、BBC、National Geographic 關鍵字: 每篇作品底上需加上5-6個關鍵字,便於構思目標群眾與行銷策略。 關鍵字的位置為文章結束後(另開一個新的P標籤) 縮圖來源: 文末需附上縮圖來源。同樣在來源加上超連結。 縮圖來源的位置為關鍵字後(另開一個新的P標籤) 作者: 藝文評論使用「記者某某某 文」,其餘的類目使用「記者某某某 報導」。 媒體寫法: Facebook粉專「肉彈甜心」、YouTube頻道「木曜4超玩」的《一日技嘉工具人》這集、Discovery頻道「聚焦台灣」、Youtuber炯星人、線上平台「Yahoo TV」的第一個網路節目《佼心食堂》。 其他: 「台灣」,請用這個「台」,但機構得名稱以官方為主,例:臺北市政府衛生局、國立臺灣大學。 | Storytelling: 多發掘吸引人且有意義的內容。 確認主題: 所有文章都應有明確的主題。 全文宜扣合設定的主題。 清楚的結構: 1. 要有「導言」,點出文章重點或鋪陳文章,不宜過長(宜控制於100字以下)。 2. 要適時分段(亦以100字為原則)。 3. 宜有結尾,最好與導言相呼應。 4. 句子與段落順序要有連貫性與邏輯性。 5. 將讀者當作初次閱讀者,說明背景資訊。 文字的可讀性: 1. 避免錯字。適時斷句,避免一路用逗號到底。 2. 簡潔易懂,減少用修飾語(形容詞或副詞),減少字詞的重覆。 3. 多使用主動語法、直述句。 4. 不濫用成語;不須刻意引章據典或修飾;不用文言文。 5. 受訪者陳述的事實性資訊,可濃縮改寫。 6. 改寫、重述(如XX指出)、直接引述句(引號)宜交錯使用,但直接引述句必須忠實,且不宜過長。 標題: 1. 簡單易懂,收畫龍點睛之妙。 2. 題意須與內文一致。 3. 少用標點符號。 品牌介紹的適當性: 避免出現品牌和商品置入的嫌疑。所以文章的重點要清楚,如果只是描述該品牌的狀況或作為資料佐證,寫出品牌沒有問題。但請注意,若是有過多篇幅在描述商品內容、銷售情況等,就有品牌置入行銷之嫌。照片拍攝也注意不要出現商品品牌(可以拉遠使品牌名稱看不清),或是重新構思照片的設計。 |
影音 | 攝影 必要設備: 攝影機/相機、腳架、手持mic+喀報牌 選擇設備:mini mic〈人物特寫適用〉、LED燈〈夜間採訪適用〉 採訪畫面中一定要出現《喀報》的麥克風牌。拍攝與採訪畫面都必須經過當事人同意。 稿頭 務必清楚交代5W1H。 長度介於200字上下。 用詞必須口語化,一「聽」就懂。 過音稿 鑽石型寫法:最精采畫面〈現場音或描景開場〉+重要內容+次要內容+次精采畫面。 受訪者的super:職稱+姓名,缺一不可。 新聞結束時務必加台呼:如,「喀報記者陳主宏、黃淑鈴,新竹報導。」 剪接 先搭話架子再剪接,畫面必須配合過音,並保留現場音襯底。 音量控制:過音與訪問-12db,背景聲、配樂-20db。過音與訪問請剪在1軌,現場音、背景聲、配樂在2軌。 匯出檔案時兩軌聲音必須mix在一起。 喀報影音新聞以國語發音,因此受訪者若使用方言、外語,請打字幕。字幕格式必須全班統一。 標準鏡面:頻道LOGO+節目LOGO+標題。 受訪者鏡面:若需上字幕,請將標題撤掉,上在標題處。 匯出檔案格式:(H.264)MPEG4、720p(1080P的話,會不便串流,網絡不好的情況下,需要跑行久。) | 注意借器材的時間規定,一定要在借器材的三天前完成借用器材單的線上填寫。器材借用可至交大傳科系系網右下方點選,或直接輸入http://140.113.53.104/ems/。如果不確定,填寫器材借用單前,請先詢問主宏老師哪些器材較適合。 拍攝受訪者畫面的構圖,受訪者不可離攝影機太遠、攝影角度儘量不要超過45度,至少佔畫面的1/2,受訪者若在畫面右邊,則其視線向左,反之亦然。另外,拍攝時記得預留空白畫面,以便後製時加上super。 採訪畫面中,文字記者應該跟受訪者同一高度,例如,訪問時不能記者站著,受訪者坐著或蹲著。 攝影機鏡頭高度要與受訪者眼睛同高。 避免文言用語,如該人、該公司、彼等、其、即便、設若、予以等。 避免被動句、冗長句和倒裝句,用常用字、寫短句。 未來式有確定日期不須加「將」,如「明天要討論」,非「明天將要討論」。過去式避免已經、曾經,如「總統昨天指示」,非「總統昨天已經指示」。 字幕格式建議:字體(Font family):SimHei、大小(Font size):55pt、外框(Outer Strokes):30白字黑框、字幕位置:水平置中,垂直切齊於premiere最內層安全框內、字幕一行最多13個字。 為保持影音新聞的原創性以及內容的質量,畫面都應以親拍為主,不能依賴二手畫面,否則會被下架。 電訪部分盡量避免,除非受訪者地處遙遠、旅行,或堅持電訪。但畫面上都應該要有受訪者照片、職稱與全名。並使用已提供的CG 資料畫面建議在畫面上方置左,以白字黑框加上影片來源。台呼,建議在畫面下方置右,與super區隔。 CG部份(CG創作同學用): 參考往年型式,標題部份:有漸層的時候,字要加陰影,不然字會變得不明顯。動畫部份:人名從左到右WIPE出現,受訪段結束時一起消失。 |
資訊圖表 | 圖表的寬度最高1200要遵守,不然圖檔會太大,手機跑不出來 要善用預覽功能確認使用者方便閱覽。 確認圖表中的任何字型尺寸都在可以閱讀的範圍(避免過小)。 基本上就是以呈現一些複雜的統計數據 轉成看簡單明瞭的方式呈現 這是最主要的功能 其他偶爾幾張圖片有少量文字ok 但應該以呈現統計數據為主 另外,圖表的美術部份也應自行創作,圖庫的圖片應盡量減少 圖說: (圖表來源/某某某製)並註明資料來源。 範例 | 從使用者角度設計圖表,比如是否需要一直往下滑動才有辦法看到全文,或者是否互動的地方不顯著,造成使用者不知如何互動。 注意配色上(特別是底色),在喀報網站上呈現是否效果不佳或不顯色。 資訊圖表的功能是透過視覺化、不造成使用者認知負擔的情況下傳達資訊,因此所需要搜集與分析的資訊具有一定深度(或廣度)。 建議使用軟體: Adobe Illustrator、Adobe Photoshop(版面設計) Microsoft Excel(數據分析) |